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ACC2018 | 陈韵岱教授:摒弃女性冠心病患病不多的概念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国际循环 时间:2018/3/14 11:58:02  关键字:陈韵岱 冠心病 
  编者按:女性健康一直以来都疏于重视,在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2018年会上,著名心血管病专家Nanette Wenger教授回顾,美国通过弥补女性心血管病知识、开展女性患者随机临床试验和女性健康行动等一系列举措使得女性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14年开始低于男性。现任主席Mary Walsh教授也呼吁,应多开展关于女性的临床创新研究和教育。然而近15年来中国研究数据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血管病死亡率依然在升高。针对这一现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女性心脏健康学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现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应摒弃“女性冠心病患病不多”的概念,针对女性心血管病特点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陈韵岱教授
 
  陈韵岱教授ACC精彩演讲:中国女性冠心病现状与预防
 
  中国女性冠心病现状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心血管报告2016显示,心血管疾病是中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率可达264.8/100 000(图1)。不容乐观的是,过去30年间中国冠心病(CHD)患者的总死亡率显著增加。
 
  
图1. 1990~2015年中国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关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CHD,女性CHD防控形势比较严峻。总之,过去十年中,中国CHD女性患者防控有所改善,死亡率有所下降,从症状发作到入院之间的时间延迟情况达与男性相当。但中国女性早发CHD的发病率增加,且预后较差,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死亡率增加,这可能与STEMI女性年龄更大、合并症更多,更少接受有循证证据的治疗有关。
 
  中国女性CHD管理
 
  研究显示,女性阻塞性CHD患者更少行血运重建治疗,PCI后更容易出现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此外,中国女性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比例较高。与无CAD者相比,非阻塞性CAD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高。因此,临床实践中有必要关注微血管病性心绞痛和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为此,中国专门制定了CMVD专家共识。
 
  中国女性CHD预防
 
  众所周知,缺血性心脏病的传统及新型危险因素发生风险存在性别差异。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6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50岁以后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更高(图2)。中国女医生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其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与更年期、妊娠、分娩等性别特异性因素具有相关性。虽受试女性对CHD有很好的认识,但治疗率及控制率仍较低。因此,中国女性CHD预防意义重大,需积极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图2. 与男性相比,女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
 
  结语:
 
  鉴于中国女性CH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更少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更少进行心脏康复且药物治疗不足,有必要积极提高公众意识,开展更多研究获取性别特异性的CHD管理数据,制定并应用性别特异性指南,让中国女性CHD患者得到与男性同等的管理。 


 
  陈韵岱教授ACC《国际循环》特邀专访:
 
  中国女性CHD发病呈上升趋势
 
  目前,女性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已越来越受国际社会重视。女性CHD患者的特征包括临床症状不典型、救治时间相对延迟以及预后比较差。在中国,女性CHD患者的发病特征与男性患者相似,2001~2012年,患病率有明显增长(数据来自于China PEACE研究),原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需注意的是,女性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男性,尤其是在50岁左右的女性,可能与绝经期和围绝经期代谢紊乱加重有关。此外,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与产次也存在一定关联性。
 
  女性CHD有其固有特征
 
  中国的研究数据提示,女性CHD发病的主要机制也是冠状动脉狭窄及其导致的严重缺血。因此,溶栓治疗、血管旁路移植术以及介入血管重建都能为此类患者带来显著获益。另外,女性CHD患者多存在微循环功能,这也导致许多女性CHD患者心绞痛特征不典型。去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颁布了《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这份专家共识中提到的一个特殊人群就是女性CHD患者,目前已启动了尼可地尔改善微循环、加强急性心肌梗死血液灌注方面的研究。
 
  女性CHD需结合药物和心理治疗
 
  首先,应该摒弃“女性CHD患病不多”这种原有的概念,关注高危人群的筛选,如果合并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家族史,需更早关注其CHD10年风险,同时针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控制危险因素。另外,在女性CHD患者救治中,需关注微循环障碍,在必要的血运重建治疗基础上,加强微循环改善药物治疗,例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等。这些微循环改善药物可降低远期事件率,改善远期临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抑郁、焦虑、紧张、较差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等都是女性CHD发生危险因素,需与心理科、中医科医师密切合作,改善CHD高危女性的睡眠和心理障碍。通过上述举措,可大大降低CHD发生率,延缓CHD发生时间。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4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