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IT日程推荐】CABG后患者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策略选择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7/3/30 10:05:49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伴随时间延长,患者的原位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移植的静脉桥血管(SVG)会出现退行性病变,临床上可复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若此时强化药物治疗(OMT)效果欠佳,则需再次血运重建治疗以改善患者心肌供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宋现涛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伴随时间延长,患者的原位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移植的静脉桥血管(SVG)会出现退行性病变,临床上可复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若此时强化药物治疗(OMT)效果欠佳,则需再次血运重建治疗以改善患者心肌供血。目前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包括再次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就前者而言,CABG术后患者冠状动脉局部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且能用的自身移植血管有限,加之高龄、围术期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使re-CABG的风险大大增加;对于PCI治疗而言,是选择处理原位冠状动脉病变还是干预桥血管病变一直是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专家讨论的热点。

  在CABG术后不同阶段,患者发生不良心性事件的原因有本质区别:围手术的桥血管闭塞多数跟术中诸多因素相关,而术后1~3年以上可能更多原因是SVG血管的退行性改变;因此相应的干预策略也不应一致。对于再次CABG,心外科医师会面对哪些棘手的问题呢?

  PCI处理原位冠状动脉病变需面对更多的复杂病变/临床情况:钙化、多支、CTO、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如何评估PCI的风险呢?

  PCI干预动脉桥血管(LIMA为主)原则上与处理冠状动脉原位血管病变一致;干预退行性的SVG病变,容易导致无复流或者慢血流,因此术中使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是否作为常规使用呢?

  因此,针对CABG术后患者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如何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合适的策略,需要心脏内外科医生来共同面对。

  2017年3月30日下午4:30-4:45,三层306AB会议室,国内合作学术日程:Best of CCC/CISC,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宋现涛教授将详细讲解。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聂会珍



冠状动脉静脉桥血管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